《說文解字》:“輦,挽車也。從車,從二夫,在車前引之。”這是說,輦是人拉的車,用兩個成年男子在前面拉。甲骨文裡沒有輦字,圖13是金文輦字。這字的人字形車軛下駕的不是馬,而是兩個男子。
秦、漢以後,“輦”字專指帝王、後妃乘坐的車。《通典》:“夏氏末代制輦,秦以輦為人君之乘,漢因之。”(夏朝後期製造了輦,秦朝把輦作為國君的專車,漢朝沿襲了這一制度。)因為這,古人把皇帝所居之地——京師稱為輦、輦轂下或輦轂、輦下。
帝王和後妃們為什麼偏愛人拉的車呢?原因很簡單:馬車體積大,不適宜在宮廷賓士,而人拉車的車體小,既平穩又安全。
為了在宮中行動更舒適愜意,後來的皇帝又發明瞭用宮女抬的步輦,連車輪都不要了。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(太宗時任刑部侍郎,以後曾任中書令等職務)的《步輦圖》,是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古代畫家畫的皇帝乘坐步輦的形象,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步輦的具體樣式和使用方法。所謂步輦,結構簡易:一個平板,上鋪褥墊,兩旁安裝用手抬的杠子;既無車蓋,亦無帷簾。畫中唐太宗盤腿坐於平板褥墊上,前後兩個宮女各用雙手抬著杠子。兩條杠上還綴著掛帶,掛在宮女的脖子上。掛帶的設置,一是為了分散兩手的承重;二是為了保險,萬一失手,杠子還掛在宮女脖子上,不至於把皇帝摔下來。此外,平板四角還有四個宮女,各用雙手抓著平板邊框上面的把手,幫助抬輦。這不僅賞心悅目,而且還增加了安全性。這是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的場景。貞觀十四年(西元640年),吐蕃贊普松贊幹布派其丞相祿東贊至長安晉見唐太宗,請求聯姻和親。畫面中唐太宗就這麼招搖地坐在九個宮女簇擁的輦上,使者祿東贊和典禮官則畢恭畢敬地肅立於前。作為這幅畫面的重大後續事件,是次年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永垂青史的聯姻。
當然,皇室專用的這種輦,主要用於宮廷中。皇帝外出巡幸,不可能坐在平板上讓宮女抬著,那“輦”必然是超級豪車,而且還需要馬拉的。
到了現代,輦車已經退出了現實生活的舞臺中,但是從清代起,則作為民間宗教活動的重要工具之一,特別是在福建,臺灣以及東南亞的祈神活動之中,比如城隍巡境,各地春節期間或者佛誕之日,當地信眾就會把其信仰的神明,佛公請到輦轎中,由身體健壯的年輕小夥抬著,巡遊全境。所到之處,百姓于大門前擺放供品,燃燒金帛紙錢,鞭炮齊鳴,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,闔家平安,財源廣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