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中的记载:古时有仉督氏复姓,后分为仉氏、督氏,今已无此复姓。“仉”,就是“掌”的古体字,“仉督”也就是“掌督”,其官本名叫“党正”,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,主管指定区域内的行政事务,后称党督,演变为掌督、仉督,其职能一样。
西周时期的行政区划,主要以“州”为本,每一州按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分为五党,每一党分为五族,每一族拥有一百家(户),构成一个基层的行政单位。每党的行政长官就称作“党正”,负责掌管本党之内五百家(户)的政令行使、民众教化之事,战时则负责从每家抽一丁,五百丁为一师,编入军制以供中央王朝驱策。党正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。这在典籍《周礼·地官》中有记载:“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”。党正之职在南北朝的北周时期官秩正一命,即正九品。古代,“党”、“掌”、“仉”三字同音通义,可以互假,因此,“仉督”是“党正”的化称。
在仉督(党正)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,称仉督氏,后省文简改分衍为单姓仉氏、督氏、党氏等,皆世代相传至今,而仉督氏复姓不再。
【仉姓】
仉(Zhǎng)姓出自党姓,由掌氏后人音讹所改。党姓,原本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。古代党姓的党,读音(Zhǎng)掌,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为姓,衍出成为另一支掌姓。后掌姓中又衍分出以音为姓的仉姓,称仉氏。如孟子的母亲即为仉氏,以择邻教子名世。
郡望:鲁郡,琅琊郡,敦煌郡。
堂号:鲁郡堂,琅琊堂,敦煌堂。
源承党姓;
望出琅琊。
——全联典指仉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。
【仉氏宗祠对联】
敦煌郡丰田毓秀;
琅琊堂泰业锡光。
——全联典指仉姓的郡望和堂号。
孟母择邻教子;
仉公谋政忘私。
——上联典指孟子的母亲仉氏,知书识礼,有“断机教子”、“三迁择邻”等历史佳话。下联典指明朝河南道御史仉经,对百姓有爱心,宽厚待人政绩好,永乐年间,他被降职到常山县去当县官了,把常山县治理得很好。
鲁国大夫,功垂万古;
孟门仉氏,绩耀千秋。
——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。其后人就有一支以其读音成为掌氏,掌氏的后人又有一支以其读音衍变成为仉氏。下联典指孟子的母亲仉氏。
【督姓】
督(Dū)姓出自春秋时华督之后代,以祖名为氏。春秋时期,宋戴公的孙子名督,字华父,又称华督。华督的子孙中有一支取祖名督字为姓,称督氏;另一支取祖字为姓,称华氏,都是纪念华督这个春秋时的显赫人物的,世代相传。故督氏后人奉华督为督姓的得姓始祖。
郡望:巴郡
堂号:巴郡堂
【督氏宗祠对联】
姓启春秋,源承宋国;
宗开华父,望出巴西。
——全联典指督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。
汉代五原著绩;
明朝归善留名。
——上联典指汉朝五原太守督瓒,为人正义,有才德,政绩颇显。尽管宦海沉浮,为官甚是清廉。。下联典指明代全州人督仲美,嘉靖年间任归善县丞。
华父开宗垂福泽;
五原著绩衍家声。
——上联典指宋国大夫华父督,宋戴公的孙子。华督的子孙中有一支取祖名督字为姓,称督氏;下联典指汉朝五原太守督瓒。
先民衍派巴西郡;
勇士刀藏督亢图。
——上联典指在春秋战国时燕国,有个富饶的地方叫督亢。燕国的王子请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,荆轲假装将督亢的的地图献给秦始皇,意思是愿意帮秦始皇取得这个富饶的地方,而其实地图中藏了匕首,是用来杀死秦始皇的,结果事败被杀。居住在督亢地的居民,有的以地名督字为姓,称督氏。督姓望居巴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