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余氏宗祠對聯選刊】 |
|
|
余( Yú)姓出自春秋时秦由余之后,以祖名为氏。得姓始祖:由余。春秋时秦国的大夫,也作繇余。其祖先原为晋人,逃亡入西戎。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,灭国十二,拓地千里,而称霸西戎,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一位的大姓。
【郡望堂号】
新安郡:秦置新安县,故址在今促池境内,属宏农郡,汉朝因之。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(公元280年)改新都郡置郡,治所在始新(今浙江淳安),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、安徽新安江流域,祁门等一带地区。东晋末分置东垣县。北周保定间置中州,建德间废,改置新安郡。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,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,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。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,后移治休宁(今安徽休宁),再后移治到歙县(今安徽歙县)。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,后不复变。
下邳郡: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。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(公元72年)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,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,治所在下邳(今江苏睢宁),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、邳县,南至安徽省嘉山县,东至江苏省涟水县、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。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、邳州市一带地区。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。明朝时期废黜。
吴兴郡:周朝始置县,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(公元266年)置郡,治所在乌程(今浙江吴兴),取吴国兴盛之意,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。东晋朝义熙初年(公元405年)移至吴兴(今浙江吴兴),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、湖州市、余姚市、杭州市、德清县一线西北、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。隋朝仁寿二年壬戌(公元602年)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。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。
高阳郡:治所在高阳(今河北盏县)。汉桓帝置高阳郡,治高阳,即今河北高阳县旧城村。西汉初郦食其自称“高阳酒徒”,是高阳乡,在今河南,与高阳郡无关。晋治博陆(今河北蠡县南)。北魏还治高阳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武溪郡:治所在今湖南乾城一带。
武威郡:河西武威(今甘肃武威)。元末死节淮西宣慰副使、都元帅府佥事谥忠宣余阙公世居地。
【堂号】:下邳堂,新安堂,以望立堂。
忠宣堂:合肥余氏望祖元余阙谥“忠宣”。
清严堂:宋朝的余元一,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,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,号“清严”。
忠惠堂:宋朝时期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。沂王无后,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。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,就是后来的宋理宗。宋理宗即位后,封天锡为奉化郡公,他逝世后谥号“忠惠”。
八贤堂:北宋仁宗时余靖,曲江人(今广东曲江),官至工部尚书。他以敢直言著称。仁宗天圣年间,可见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了,怪不得后世广东的余氏人士,都对这位杰出先人的事迹津津乐道。
四谏堂:余靖与欧阳修、王素、蔡襄世称"四谏"。皇祐间起知桂州,英宗即位,知广州10年,勤政廉洁,归时不带南海一草一木,广州建"八贤堂",靖为八贤之一受祀,晚年官至工部尚书。余氏四谏堂、八贤堂即由此而来。
其余有绍贤堂,培元堂,端本堂,敬义堂,敦睦堂,亲睦堂,敦本堂,白华堂,风采堂,永言堂,丰乐堂等。
【余氏宗祠对联】
派系承秦国;
姓源出晋人。
—— 全联典指余姓的源流。春秋晋人由余,秦奉为上卿。子孙分别以“由”“余”为姓。
孙支挺秀新安郡;
祖德流芳忠惠堂。
—— 全联典出余姓的郡望和堂号。
安道名高四谏;
曲江德列八贤。
—— 全联典指北宋工部尚书余靖,字安道。以敢直言著称。仁宗天圣年间,与欧阳修、王素、蔡襄并称“四谏”。范仲淹被贬时,朝野百官不敢吭声,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,结果一同被贬。著有《五溪集》。后来,广州设有一座“八贤堂”,余靖即为“八贤”之一,可见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了。
谏草流香,当记由余遗泽;
长茅发迹,勿忘忠惠传声。
—— 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。沂王无后,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。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,就是后来的宋理宗。理宗即位,封天锡为奉化郡公,死后谥“忠惠”。
疏传十渐,安道引吭纳谏;
琴鼓七弦,伯牙痛失知音。
—— 上联典指北宋余靖,字安道,他以敢直言著称。下联典指周代余伯牙的事典。伯牙善鼓琴,与钟子期善,子期死,伯牙步复鼓琴,痛世无知音也。
附:
劝子勿为官所腐;
知君欲以诗相磨。
—— 此联为清·嘉庆两江总督梁章钜(1775-1849)赠余姓名人余小霞联。
谏草流香,当记曲江遗泽;
长茅发迹,敢忘宋代传声。
—— 此联为江西省武宁石渡乡余氏宗祠联。上联典指北宋曲江人余靖。下联“长茅”为地名。
琴操七弦,流水高山,自有知音良友;
疏宗十渐,忠言谠论,克倾纳谏明君。
—— 佚名撰余氏宗祠联。上联典指周代余伯牙的事典。下联典指明代御史余珊的事典。
|
六如馆画廊二十年专业制作加工红木牌匾,竭诚为各地余氏宗祠定制各种堂号,牌匾,中堂,对联等。
(更多百家姓牌匾名聯欣賞)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