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门(Nán
mén)出自商代守城(南门)官之后,或居住在城池南门之先民,以城池方位名称为氏。南门蠕是商汤的七位佐臣之一。故南门氏后人奉南门蠕为南门姓的得姓始祖。而南门姓氏后来演变成南姓。汤七佐为:庆辅、伊尹湟里且、东门虚、西门疵、南门蠕、北门侧七位大夫。
【郡望堂号】
郡望
河内郡:晋朝人认为,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,以南、以西为河外。春秋末期楚、汉之际,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,治所在怀县(今河南武陟),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、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,包括汲县。魏文帝黄初年中,河内郡析置朝歌郡(今河南淇县)改属冀州(今河北冀县),四县随之改属、后又回归河内郡。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(今河南原阳)、原武、阳武三县。属兖州(州治廪丘,今山东鄄县)陈留国的有封丘、酸枣、平丘、长垣四县,属兖州东郡的有燕。西晋时期移治野王(今河南沁阳)。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,隋、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。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。明、清两朝为怀庆府,河内县之名不变,常为治所。民国时期改河内县为沁阳县。
汝南郡:西汉高祖刘邦四年(戊戌,公元前203年)置郡,治所在上蔡(今河南上蔡),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、淮河之间、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、安徽省茨河、西淝河以西、淮河以北,包括偃城县、上蔡县、平舆县、项城县一带地区,治所在上蔡(今河南上蔡)。东汉时期(公元25~220年)移治至平舆(今河南平舆)。元至元三十年(癸巳,公元1293年)改蔡州为汝宁府,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。明沿元制,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,称崇庄王,在此传十一世。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。民国二年(癸丑,公元1913年)废府,改为汝南县。民国十三年(甲子,公元1924年)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曾设汝南专署,1950年建汝南市,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。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,隶属驻马店地区。
堂号:河内堂,汝南堂:以望立堂。
【南门氏宗祠通用联】
【四言通用联】
源自商夏;
姓启南门:
全联典指南门氏得姓源流。
宗开商代;
望出汝南:
全联典指南门氏的源流和郡望。
南官启姓;
门户传芳:
此联以鹤定格镶嵌复姓之“南门”二字的嵌字联。
【六言通用联】
南亩春光入户;
门前墨客常临:
此联以鹤定格镶嵌复姓之“南门”二字的嵌字联。
名列商汤七佐;
望居河内一方:
上联典指南门蠕,是商汤的七位佐臣之一。下联典指南门氏郡望。
名列成汤七佐;
姓启夏商一官:
上联说商汤治天下之时,得庆辅、伊尹、湟里且、东门虚、南门、西门疵、北门侧七大夫辅佐,称七佐。下联说南门氏的来源。
姓启夏商一官;
名列成汤七佐:
上联说南门氏的来源。下联说商汤治天下之时,得庆辅、伊尹、湟里且、东门虚、南门 、西门疵、北门侧七大夫辅佐,称七佐。
【七言通用联】
得七贤而治天下;
有双星以照人寰:
上联典指商朝南门蝡事典。下联典指古人将两颗较大的星星称作南门星,古代天文官的后代有的以此命姓,称为南门氏。
南来北往英雄汉;
门当户对显贵家:
此联为南门氏鹤顶格嵌“南门”二字嵌字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