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伯氏宗祠對聯選刊】 |
|
|
伯(Bó)姓出自嬴姓,起源于夏朝初年东夷族的后人,以祖名为氏。得姓始祖:伯益。黄帝后裔,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,曾佐禹治水,立有大功。禹得位后,曾想让位给伯益。伯益推辞不受,躲避到箕山之阳。于是启继帝位。伯益受赐姓“嬴”。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,其后代中有秦始皇嬴政。伯益的后人有的以祖名为姓,称伯氏。在古代,兄弟多以伯、仲、叔、季等来表示。“伯”是老大的意思。
【郡望堂号】
郡望:河东郡
河东郡:①指今山西省。②秦置河东郡,治安邑,辖晋西南地区。东晋移治蒲坂(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,按即刘裕灭后秦时)。隋唐为蒲州河东郡。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。明并河东县入蒲州。③唐有河东道,又设河东节度使。道治蒲州,节度使治太原(今太原市西南)。④宋有河东路,治并州(太原府,今太原市),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,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。金分河东南路、河东北路。南路治平阳(今临汾),北路治太原府。
堂号:河东堂,伯益堂
河东堂:以望立堂。
伯益堂:古有个贤人叫伯益,他就是伯姓的始祖。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,曾佐禹治水,立有大功。禹得位后,曾想让位给伯益。伯益推辞不受,躲避到箕山之阳。故伯氏后人以“伯益”作为伯姓的堂号。
【伯氏宗祠通用联】
【四言通用联】
元公遐裔;
宣圣高徒。
——佚名撰伯氏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上古帝喾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之一伯虎,舜举之,使布五教于四方。下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伯虔,少孔子五十岁,鲁人。
子期良友;
帝喾才人。
——佚名撰伯氏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鼓琴名人伯牙,尝学于成连,与钟子期善。子期死,伯牙不复鼓琴,痛世无知音。下联典指上古帝喾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之一伯虎,舜举之,使布五教于四方。
【五言通用联】
馨衍河东郡;
德传伯益堂。
——全联典指伯姓的郡望和堂号
白日莫闲过;
人生不再来。
——佚名撰伯氏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伯姓之“伯”字的析字联。
【六言通用联】
远祖楚为太宰;
先人晋有大夫。
——佚名撰伯氏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楚国太宰伯州黎,康王时在任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,贤而好以直辨,凌人,后遭受害。
【七言通用联】
白日光辉呈美景;
人生浩志焕荣华。
—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伯姓之析字联。
阳子泣和千里马;
名人饿死首阳山。
——上联典指春秋名人伯乐。姓孙名阳,善相马,相传有骐骥伏盐车上行,见而长鸣,伯乐下车泣之。骥于是俯而喷,仰而鸣,声闻于天。伯乐以相千里马闻名古今。下联典指商末名人伯益(伯夷)。孤竹国君初之子。相传其父遗命其弟叔齐为君,叔齐让伯夷,伯夷遁去。叔齐亦不立而往归西伯。周武王伐纣,两人叩马谏,以为不仁。及周灭商,夷、齐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,遂饿死。
【八言及以上通用联】
宗衍夏朝,源承赢姓;
祖尊伯益,望出河东。
——全联典指伯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。
儒行著称,圣门笃学;
直言及难,贤妇进规。
——佚名撰伯氏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伯虔,字子析,孔子弟子,勤奋好学,以儒行著称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,贤能又敢于直言。每上朝时,妻子常规劝他:“您好直言,那些行为不端的人都厌恶您,一定有祸到您身上!”他不听。后来在栾弗忌之难中,果然被进谗言而遭杀害。
子期良友,知音成绝唱;
帝喾贤人,布教著新声。
——上联典指春秋名人伯牙。善鼓琴,琴曲《水仙操》、《高山流水》以及他与钟子期的“知音”佳话,均已成了千古绝唱。下联典指上古帝喾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之一伯虎,舜举之,使布五教于四方。
|
六如馆画廊二十年专业制作加工红木牌匾,竭诚为各地伯氏宗祠定制各种堂号,牌匾,中堂,对联等。
(更多百家姓牌匾名聯欣賞) |
|
|
|